哎哟肚子疼啊

2017-9-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关于肚子疼,你知道些啥?

引起腹痛的疾病很多,最重要的是尽快确定腹痛的原因!

肚子疼一般可分为脐腹痛(脐周围痛)、小腹痛(脐以下中间部位痛)、少腹痛(脐以下、小腹两侧部位痛)。

脾、胰。肠道的病变,以及肝、胆、胃、脂膜、胞宫、膀胱等腹内脏器的病变,均可产生腹痛。应该仔细辨别腹痛的部位,以考虑其所属脏器而鉴别病位。

一般最早出现的腹痛位置,或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大多为病变所在处。不过这仅仅是作为初步的诊断。腹部B超、化验血常规、血生化等,这都是最为重要的诊断检查,必要时还应做整个腹腔的CT检查。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

有什么症状呢?

1.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腹痛的位置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如胰头的病变重者,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并向右肩放射;病变在胰尾者,则腹痛以左上腹为重,并向左肩放射。疼痛强度与病变程度多相一致。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止痛。

2.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出现,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

3.全身症状: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

医生一般在看病人时不仅仅通过化验,b超等方式来确定病情,①视诊.②触诊.③叩诊.④听诊.都是确定病情的重要指证。

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4项标准:

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②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胰酶含量增加;

③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或尸解病理检查证实有胰腺炎病变;

④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疗法合理应用则大部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以治疗。禁食是急性胰腺炎发作时采用的首要措施。(一)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二)抑制胰腺分泌(三)解痉止痛(四)营养支持(五)抗生素的应用(六)加强监护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急性胰腺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1、暴饮暴食者。酗酒、暴饮暴食、过食油腻致使胰腺外分泌旺盛,容易导致胰腺炎。

2、有胆道系统疾病者。胆道系统疾病易激活胰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炎。

3、患有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者。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导致胰液排泄困难,易引起胰腺炎。

4、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患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5、情绪不舒者。情志不舒,致使肝郁气滞,易患胰腺炎。

请输入标题abcdefg

/3/29

急性胰腺炎适合吃哪些食物呢

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除流食外还包括米粥、素面生、素挂面、素馄饨、面包、饼干(少油)及少量碎软菜、水果等。

3.待腹痛、呕吐基本消失,白细胞淀粉酶减至正常后可给以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流食,内容包括:米汤、稀藕粉、杏仁茶、果汁、果冻等糖类食物。对胰腺外分泌无刺激作用,故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热能补充。

4.宜适当增加过箩粥、蒸蛋清,少量南豆腐汤食品。5.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

饮食健康

一定不要吃哪些食物呢?

.绝对禁酒

一般痊愈需2--3个月,预防复发

忌食油腻性食物

油腻食物不易消化,病情加重

脂肪食物

禁用肉汤、鱼汤、鸡汤、奶类、蛋黄等含脂肪的食物

辛辣食物

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自己来把握,小编在这里祝大家有个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好身体!好肠胃!

END

赞赏

长按







































缃戠粶钀ラ攢鎬荤洃
鏂板獟浣撴荤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6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