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浑身骨痛以为是骨质疏松结果是得了
2022-8-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中科公益抗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骨质疏松是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大,身体里的钙质流失所导致的。但你知道吗?有些骨质疏松却是因为血液病引起的,这种血液病擅于“伪装”,很难被发现。
92岁的唐奶奶曾是一名抗战老兵,退休后子孙满堂,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她身体健康,安享天年。然而去年,唐奶奶开始感到浑身骨痛难忍,医院后,查出了一种会“吃骨头”的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
唐奶奶在住院治疗
补钙不是万能的
这种血液病爱“吃骨头”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影响骨髓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恶性血液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沈益民主任医师解释说,与大多数恶性血液肿瘤类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约为40%至60%,并且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
由于骨髓与骨组织的天然内在关系,骨髓瘤细胞侵蚀骨组织导致骨量减少,临床表现为骨损害,例如骨质疏松、骨痛、压缩性骨折甚至病理性骨折。据统计,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最为常见,超过了80%。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常见骨病,其背后的原因有时并不简单,多发性骨髓瘤常常披着骨质疏松的外衣肆意地侵害人们的健康,却往往“逃脱”了针对性的正确治疗。所以,沈益民提醒,千万不要轻视骨质疏松,更不能把钙剂当作万能神药,遇到骨质疏松的困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及时就诊。
唐奶奶在住院治疗
初诊时误诊率高
多发性骨髓瘤有这些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40岁以上,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往往以贫血、骨痛及肾病起病,化验检查显示明显的球蛋白升高及高钙血症。
沈益民主任医师表示,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并且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比较困难。出现相关症状后,患者往往会到肾内科、骨科等科室就诊,造成初诊时误诊率高,并且通常会耽误治疗,有时甚至会耽误半年或更长时间。
唐奶奶本身患有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等慢性病,出现身体不适时医院的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就诊,查来查去查不出问题,唐奶奶终日在骨痛中煎熬。
如今,她在确诊后接受了针对超高龄老年患者的缓和化疗方案后情况渐渐稳定下来,骨痛消失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久前,唐奶奶还戴上抗战勋章、兴冲冲参与了最新版全家福的拍摄,别提有多高兴了。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医院血液科高宇医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往往有五大症状——
一是贫血。这是骨髓瘤的首发症状,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脸色苍白等贫血现象,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确定贫血。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贫血的症状会加重。
二是淋巴结肿大。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肾等器官出现异常肿物或异常肿大时,很可能就是骨髓瘤引起的。
三是不明原因的骨痛。骨头疼、骨骼变形是骨髓瘤很常见的症状,这是因为骨髓瘤细胞会分泌出细胞活性因子,从而将破骨细胞全部激活,破坏骨质,紧接着就会出现胸痛、肋骨疼痛等症状。由于癌细胞对骨质引起破坏,所以骨髓瘤患者非常容易骨折,这叫做病理性骨折。
四是神经系统症状。有一种类型的骨髓瘤叫做神经系统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会出现记忆力消退、视力减退、嗜睡、昏迷、复视等症状。
五是肾功能受损。50%~70%患者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高宇医师建议,一旦发现这些症状之后需要立即就医,确诊后接受针对性的治疗,降低死亡率。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