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镧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高磷血症患者的
2016/1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王世家陈永法
目的探讨碳酸镧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高磷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以碳酸镧(lanthanumcarbonate)、高磷血症(hyperphosphatemia)、安慰剂(placebo)、碳酸钙(calciumcarbonate)、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等为关键字,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of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对文献的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治疗后血磷水平,WMD=-0.60,95%CI:-0.75~-0.45,碳酸镧与安慰剂在控制血磷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后血钙水平,WMD=-0.01,95%CI:-0.07~0.05,碳酸镧与安慰剂在控制血钙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后血PTH水平,WMD=-29.75,95%CI:-39.22~-20.28,说明碳酸镧与安慰剂在控制血PTH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后血磷水平,WMD=-0.41,95%CI:-0.48~-0.34,碳酸镧与碳酸钙在控制血磷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后血钙水平,WMD=-0.19,95%CI:-0.25~-0.13,碳酸镧与碳酸钙在控制血钙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治疗后血PTH水平,WMD=-.66,95%CI:-.86~-.46,碳酸镧与碳酸钙在控制血PTH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碳酸镧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衰竭并发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和PTH,对血钙无明显影响,在有效性上优于碳酸钙。
高磷血症;碳酸镧;碳酸钙;安慰剂;终末期肾病时间
=Time=
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常见的并发症,约有80%的透析患者患有此病。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GIO)发布了一项针对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治疗指南CKD-MBD,该指南指出,慢性肾衰竭的高磷血症及相关系统损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3代谢异常;②骨转化、矿化、骨骼生长或强度异常;③血管或其他软组织异常钙化等。这些症状在ESRD患者中较为常见,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1]。对ESRD患者而言,高磷血症是非常危险的继发性疾病,而控制血清磷含量是治疗ESRD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控制血磷水平的主要方法有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充分透析、服用磷结合剂3种。但饮食中的磷主要来自蛋白质,控制磷的摄入易引发营养不良,而一般透析又很难彻底清除血清中的磷,因此口服磷结合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控制高磷血症的方法。传统的磷结合剂,包括铝盐和钙盐,铝盐因其不良反应较大,并不是治疗高磷血症的理想药物,而钙盐易引起高钙血症,从而引发低转化型骨病以及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受到限制。碳酸镧作为一种新型磷结合剂,因其具有不吸收、非钙非铝的特点受到广泛白癜风医院武汉哪家好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