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拔牙需谨慎

2022-5-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双膦酸盐类药物(BPs)具有抑制骨吸收和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实体肿瘤转移以及多发骨髓瘤病损等。随着双膦酸盐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上下颌骨坏死及相关口腔问题开始引起注意。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作为使用BPs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最早是由口腔医生Marx年首次报道,根据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确立的诊断标准为:口腔颌面部存在8周未愈合的骨面暴露,且患者正在接受或接受过BPs药物治疗但无头颈部放疗史。

BRONJ患者通常至少具有下列一些体征和症状:

受累颌骨疼痛或肿胀

感染,可能化脓

感觉异常(例如麻木或沉重感)

BRONJ的其他重要问题包括:

骨坏死的发生部位是颌骨,并且下颌骨发生率较上颌骨更高,原因不得而知。

双磷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治疗仍存在疑问。病例报告中的多种治疗方法均无效或者效果有限。

BRONJ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

BPs类药物史,特别是静脉制剂,同时使用类固醇会增加风险。

癌症、骨质疏松、Paget病或其他BPs类药物适应症。

创伤性牙科治疗史如拔牙后、种植体的植入、假牙不合适。

BRONJ的发生率大概在0.12%-7%之间,高剂量静脉注射BPs类药物长达两年以上的患者发生BRONJ风险最高,约为0.8%至20%(Ruggerio)。BPs类药物剂量越高、暴露时间越长,骨坏死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口服BPs类药物不太可能引起骨坏死(Licata)。

因此,使用该类药物前,应谨慎认为,所有服用该药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发生BRONJ风险,鉴于BRONJ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预防发生骨坏死更为重要,建议每一位即将接受该药物的患者,认真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在服药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包括龋病控制、保守牙周治疗,适当牙髓治疗,尽量避免拔牙、根尖外科手术或种植体植入手术操作。同时患者应自觉维护口腔卫生,树立良好口腔卫生观念。如果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拔牙的患者,建议至少停用药物3-6个月,并尽量减少创伤,可保留牙根,做覆盖义齿修复。

医院王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zd/12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