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医院肾科张波主
2021-10-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张波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教学主任
医院、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第三届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基金2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
Diabetologia、NDT、Lupus等杂志审稿人
线下患教现场认识慢性肾病—沉默的杀手认识慢性肾病—危害认识慢性肾病—CKD分期正常的肾脏肾脏每天要过滤L血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废物从尿中排出
CKD养成史—拖累肾脏健康的原因CKD养成史—肾脏生病的症状腰痛不一定是肾脏病肾脏病很少引起腰痛,尤其是比较顽固、严重的腰痛
如果是腰部正中疼痛要考虑是腰椎的病变,比如腰椎间盘移位
如果两侧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可考虑腰部肌肉病变,如腰肌劳损
妇科疾病、胰腺炎、胆囊炎都会引起腰痛
因此腰痛不一定是肾脏病
科学诊疗CKD—筛查与病情评估血液病相关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重链病肾损害
原发性巨球蛋白肾损害
冷球蛋白肾损害
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肾损害
白血病,淋巴瘤肾损害
HUS及TTP
肿瘤溶解综合征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lysissyndrome,TLS)大量肿瘤细胞溶解并释放大量的钾、磷和核酸进入体循环所造成的一种肿瘤急症。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导致高尿酸血症,尿酸排泄显著增加可导致尿酸沉积于肾小管,也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脏自动调节功能损害、肾血流量减少以及炎症,从而造成急性肾损伤。高磷血症及肾小管中的磷酸钙沉积也可引起急性肾损伤。最常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可见于疾病治疗前,但最常见于细胞毒治疗开始后TLS的病理生理机制
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前的危险度评估及病情监测
TLS高危患者在抗瘤治疗前应请肾脏科医师会诊,并进行危险度评估。常建议治疗前3d每12h监测患者的血清LDH、尿酸、钠、钾、肌酐、尿素氮、钙和磷水平,3d后每24h监测1次。已发生TLS的患者,最初24h每6h监测以下内容: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尿量、呼吸)、血尿酸、血电解质(磷、钙、钾),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pH值、尿渗透压、尿比重)。每24h应监测血细胞计数,血清LDH,血清蛋白水平,血清渗透压、血气、酸碱平衡、心电图、体质量等。TLS高危患者的药物治疗
充分水化:水化对TLS的防治尤其重要,是预防高尿酸性肾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在患者抗肿瘤治疗前48h即应开始水化治疗。对于高危患者每日补液~ml/m2,使尿量维持在~ml/h(体质量10kg的儿童尿量为3ml/kg·h),充足的尿量可减少尿酸盐及钙、磷在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沉积降低尿酸:多推荐使用别嘌呤醇、非布司他或重组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碱化尿液:建议使尿pH达到7.0,pH为7.0时尿酸溶解度是pH为5.0时的10~12倍,应静脉补碱,尽快纠正酸中毒,补液利尿;但补碱不能过度,出现高磷血症时应停止碱化尿液血液净化在TLS中的应用
常规HD的主要缺陷是磷水平控制不理想、再发高钾血症,此时可配合CRRT。CRRT的指征有:肺水肿、为了维持液体平衡、输送营养、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气体交换、改善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炎症状态。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推荐进行CRRT治疗,因CRRT可减少治疗过程中低血压的风险。在一些没有CRRT设备的医疗单位,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可选择长时间的每日血液透析(SLEDD)。做好八件事,呵护好肾脏肾脏病人需合理膳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