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under35科普文章连载王
2022-7-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引言
活动目前已落下帷幕,来自选手们的ASCO摘要解读、病历实战分析、患者科普教育等内容都非常精彩。这些优秀文章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医生朋友们一同分享,于是我们将以连载形式持续呈现给各位。
本系列为患者科普教育连载,如果觉得文章精彩,不妨转发支持!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骨髓瘤发病常比较隐匿,症状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往往使患者先到骨科、肾内科等就诊,因此临床上误诊率常达到40-50%,从发病至诊断通常需要3-6个月。所以,骨髓瘤对非血液科医师和患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那么骨髓瘤到底有何临床特点,如何早期识别它?希望本文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有所帮助。
骨髓瘤是一种发生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瘤又称为“多发性骨髓”。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一、单克隆球蛋白
骨髓瘤细胞的特征是合成和分泌单克隆球蛋白至血液和尿液中。因此,患者诊治其他疾病或常规体检时发现,血生化球蛋白明显升高或蛋白电泳出现单克隆球蛋白时,应当怀疑此病。由于骨髓瘤患者尤其是轻链型患者浆细胞合成的重链和轻链数量不匹配,多余的轻链可分泌至尿中,形成“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加。明显“泡沫尿”则是提示骨髓瘤疾病可能的另一直观线索。
二、骨病
骨髓瘤细胞产生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激活大量破骨细胞,同时局部的成骨细胞活性又被抑制,导致骨质溶解破坏增加,成骨及骨质修复不能及时跟上,因此最终产生以溶骨性破坏为特征的骨髓瘤骨病。症状上常表现为局部钝痛,当发生于腰部时常被误认为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此时患者多采用理疗或中药外敷但效果不佳。因此,中老年人反复骨痛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行相关检查,排查骨髓瘤可能。
三、贫血
贫血是骨髓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尽管骨髓瘤细胞取代部分造血细胞是引起贫血的原因之一,更重要是骨髓瘤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对造血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有研究发现骨髓瘤患者中存在特定的控制铁代谢与利用的激素多肽,从而影响红细胞产生。所以,当发现患者不明原因贫血时,须考虑骨髓瘤存在的可能。
四、肾功能不全
肾损害是骨髓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患者的游离轻链在肾小管的沉积对其造成直接破坏或者以淀粉样变形式损害和影响肾功能。此外患者血钙浓度升高、尿酸增加、感染和药物如肾毒性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影像诊断增强对比的试剂等,也是造成肾功能不全的原因。肾功能不全患者尤其伴高钙血症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不全后,须高度警惕骨髓瘤。
五、容易感染
容易发生感染是骨髓瘤患者除骨痛以外最显著的特征。目前认为活动性骨髓瘤可导致正常免疫功能受抑制,包括正常抗体产生、T细胞功能受损、异常功能的巨噬细胞激活等。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生化检测以单克隆球蛋白明显增多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肾功能不全、贫血、容易感染等。因此,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现以上单个或多个症状时,应到血液专科排查多发性骨髓瘤存在的可能。
已建立临床试验推荐中心,目前已有30多个各类肿瘤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其中8个为PD-1药物临床试验,验覆盖肺癌、肝癌、食管鳞癌、淋巴瘤等。各位医生朋友,如果您身边有合适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请随时推荐给我们!
更多临床试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