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隐藏技能或可降低新发糖尿病

2024/8/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维生素D,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保持血液和组织液中钙、磷浓度的恒定,它常用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前段时间,国外顶级期刊《内科学年鉴》(IF=51.6)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维生素D与糖尿病前期人群2型糖尿病的风险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好,我是怀章药师。

咱们先说说这份研究结果,在这个研究中,共有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对比了三项维生素D补充剂对糖尿病风险影响的临床试验,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在3年随访期间,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2.7%和25%。

在调整完其他干扰因素后分析发现,维生素D可将新发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15%。与安慰剂组相比,3年绝对风险降低了3.3%。

从这份荟萃分析的结果来看,维生素D在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方面的作用虽然有限,但目前全球约有3.74亿糖尿病前期患者,这意味着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延缓多万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病情发展。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高剂量维生素D更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在补充维生素D3的受试者中,中间代谢产物25(OH)D水平为40~50ng/ml的受试者新发糖尿病降低62%;25(OH)D>50ng/ml的受试者新发糖尿病风险降低76%。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并未提及高剂量25(OH)D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情况。

其实,在此之前的21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已经有很多专家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维生素D,而维生素D的水平与人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以及生理作用,以及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等都是有明显相关性的。

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糖调节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这些途径:

1、通过直接激活维生素D受体或通过干扰胰岛素受体启动基因区域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影响胰岛β细胞的功能;

2、通过增强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的转运,诱导胰岛素原向胰岛素转换增加。

3、通过间接调节钙稳态来影响疾病的进展。

有研究表明活性维生素D可通过下丘脑旁核维生素D受体,起到减少摄食,降低体重,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适量提高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对于存在胰岛素发病风险的人群是有益的。那么,如何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呢?

1、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日光照射。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90%在由皮肤内合成,每天接受日光照射(包括漫射)约30min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

2、膳食调整,保证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天然来源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高脂海鱼类,包括鳕鱼、大比目鱼,剑鱼,金枪鱼沙丁鱼等等,此外,动物肝脏、蛋类食品往往也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D,而植物性食物所含的维生素D比较有限,一般存在于蘑菇类的食物。

3、维生素D制剂,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维生素D制剂补充约~U/d。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适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过量的摄入维生素D也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这种情况被称为维生素D中毒。以下是维生素D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的一些危害:

1、高钙血症:维生素D过量会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升高,称为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以引起消化系统问题(恶心、呕吐、腹痛)、神经肌肉症状(烦躁、嗜睡、精神淡漠)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的损害。

2、肾脏问题:过量维生素D会增加肾脏对钙的过滤和重吸收,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肾脏结石的形成,并对肾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3、骨骼问题:虽然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但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导致骨骼钙化问题。过多的钙会在软组织中沉积,导致血管、肺部和其他组织的异常钙化,影响其正常功能。

4、其他健康问题: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代谢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紊乱的风险。

因此,在补充维生素D期间,要特别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特别是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定期复查25(OH)D、血钙和尿钙水平。

最后,提醒一下,不要自行过量的补充维生素D。如果怀疑维生素D缺乏或需要额外补充的维生素D,应咨询医生或者药师,以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潜在的危害。

您清楚了吗?

药学科普,仅供参考

#营养不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ys/14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