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歌手臧天朔因肝癌离世,早期如何诊断肝

2022-7-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中国内地摇滚歌手臧天朔离世,终年54岁。“朋友已逝,江湖不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去世,享年66岁。导致臧天朔和死亡的原因:肝癌。

在中国,80%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关键。

早期表现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可能会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缺乏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

典型表现

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

发热:多为37.5℃-38℃,个别可高达39℃以上。其特点是用抗生素往往无效,而口服吲哚美辛等常可退热。

检查可发现患者有肝大、黄疸、腹水等。

伴随症状

肝癌的其他症状包括发热、腹壁静脉曲张,以及异常的瘀伤或出血。此外,肝癌患者由于受本身代谢以及癌组织的影响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状,也叫类癌综合征,主要包括:

高钙血症:可引起恶心、精神错乱、便秘、虚弱或肌肉问题;

低血糖:可导致疲劳或昏厥;红细胞增多症;高脂血症。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从预防慢性乙型肝炎开始预防肝癌的发生;

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

避免饮用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预防糖尿病;如果已患糖尿病,应重视慢病控制,并加强体检筛查;

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四种原因导致肝癌高发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大概有70万例左右的新发肝癌病人,其中,大约有35万例在中国,占到一半。重庆市年新发肿瘤报告显示,肝癌的发病率达到了29.19/10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邓和军表示,这四个原因或许是关键。

1乙肝。临床数据显示,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约3-6%会恶化为肝癌。

对策:检查自身是否患有乙肝,如果有,要格外注意。

2脂肪肝。在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由脂肪肝引起的肝癌发生比例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根据年《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国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而据国外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病态肥胖者中达37%。部分脂肪肝较为严重的肝癌患者,肝脏的脂肪累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脂肪肝转变成肝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肝脏的脂肪增多后,如超过了肝脏的贮存能力,正常的肝组织就变成贮存脂肪的仓库,肝细胞内和它的周围都成了脂肪组织,于是肝细胞得不到应得的血液供应,吸取不到所需的养料和氧气,很容易发生炎症和坏死,转变成脂肪性肝炎。硬化的肝脏在一些致癌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转变成肝癌。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脂肪肝转变成肝炎,肝炎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又转变成肝癌的恶性转化三部曲”了。

对策: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三减三健”。

3酗酒。酒精的危害不言而喻。会持续对肝脏形成伤害,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如果还合并患有乙肝,那伤害则成倍增加。

对策:戒酒。

4长期食用腌制霉变食品。食物发霉后,会产生一种毒性非常大的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对人的肝脏组织进行破坏。作为人体的排毒器官,肝脏负责将人体的有毒物质分解转化,当毒素多到肝脏无法分解的时候,就会留在肝脏中。

对策:少食咸菜等腌制食物,不食发霉食物。

日常生活中怎样远离肝癌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限制精制糖摄入;

肝癌患者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在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肝癌患者可能会感到抑郁、紧张或焦虑,家人应经常予以心理支持。

日常病情监测

肝癌术后患者应进行定期监测、复查、随访,早期发现复发、转移可以让患者更及时的接受治疗,从而有可能改善预后。

对于经系统治疗完全缓解后的肝癌患者,推荐在2年之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之后每6~12个月检测一次,病毒血清学定量、肝肾功能检测每3~6个月一次。

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从预防慢性乙型肝炎开始预防肝癌的发生;

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

避免饮用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预防糖尿病;如果已患糖尿病,应重视慢病控制,并加强体检筛查;

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让我们一起健康快乐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12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