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法,搞定肿瘤相关高钙血症

2016-10-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点击上方“医学界肿瘤频道”加   高钙血症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代谢急症。肿瘤转移至骨骼后直接破坏骨组织,将骨钙释放;有些肿瘤可产生甲状旁腺素样物质、前列腺素E、维生素D样固醇及破骨细胞活化因子等促进骨重吸收而释放钙。两者都可引起高钙血症。

  大约10%~30%的肿瘤患者会发生高钙血症,其发病率与病种相关,多发性骨髓瘤和乳腺癌患者中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宫颈癌。高钙血症会影响多个器官功能,而其发生与肿瘤进展有一定关系,故临床上伴发高钙血症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一般认为血清钙在3.75mmol/L以上可发生高钙危象,如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应早期诊断并尽快治疗。

  首先应停止摄取高钙饮食及维生素D制剂,尽量增加活动量,避免完全卧床,预防重吸收。其次,可采用水化、双膦酸盐类、降钙素及地诺单抗等降钙治疗。

  1.水化利尿

  单纯使用生理盐水水化可缓解轻度高钙血症、纠正脱水状态。重度高钙血症可静脉补充生理盐水的同时给予呋塞米利尿,但疗效有限,应加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高钙血症患者易受液体负荷增加的影响,因此输注期间需每天监测电解质。

  2.双膦酸盐类

  双膦酸盐类为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从而降低血钙。目前常用的静脉双膦酸盐类药物有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的疗效更显著,但比帕米磷酸易引起下颌骨的坏死。

  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前,需进行充分水化(每天至少ml生理盐水),且需要监测肾功及电解质。

  帕米膦酸二钠:一次静滴90mg,滴注速度不应超过60mg/h,每28天重复一次。

  唑来膦酸:一次静滴5mg,输注时间不少于15min,每28天重复一次。

  3.降钙素

  降钙素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作用而迅速降低血钙。但其长期疗效差于双膦酸盐。长期使用降钙素治疗的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抗体,但通常并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鲑鱼降钙素:

  (1)高钙血症:每天5-10IU/kg溶于ml生理盐水中,静滴至少6h或分2-4次缓慢静脉注射;

  (2)慢性高钙血症:每日5-10IU/kg,一次或分两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4.地诺单抗

  地诺单抗(denosumab)是一种特异性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单克隆抗体,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和发展,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预防骨相关事件。年,欧盟已批准地诺单抗用于治疗实体瘤合并有骨转移的成人患者。

  研究显示,与唑来膦酸盐相比,地诺单抗可以延长前列腺癌患者首发骨相关事件的时间和骨相关事件首发至再发的时间间隔,但在其他肿瘤患者中其效果与唑来膦酸效果相似。地诺单抗对肾脏的影响较小,勿需监测肾脏功能,但也会出现低钙血症和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

  地诺单抗:一次mg皮下注射(上臂、上大腿、腹部),每28天重复一次。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stjy.com/ggxzhl/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